微塑料,顾名思义,就是体积更小的一种塑料。但是相较于塑料,它的危害性可能更大,它们几乎是无孔不入,科学家更是首次在人体血液中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近年来,微塑料成为了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环境问题。2016年,联合国环境大会将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问题等同于全球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2020年7月,九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这也就是俗称的"禁塑令"。
微塑料按来源主要分为初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初生微塑料是指经过河流、污水处理厂等排入水环境中的塑料颗粒工业产品,如化妆品等含有的微塑料颗粒或作为工业原料的塑料颗粒和树脂颗粒。次生微塑料是由大型塑料垃圾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造成分裂和体积减小而成的塑料颗粒。微塑料从何而来?当然是有迹可循的。塑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塑料袋、一次性餐盒、矿泉水瓶、吸管……塑料垃圾的大量堆积,是微塑料形成的最主要来源。且微塑料进入环境后很难被降解,在生态系统中的半衰期长达数百年,给环境生态系统带来极大的风险。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方面表示,不管是在海水中,还是在海底沉积物当中,都发现有微塑料的存在。2014年,在首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海洋塑料垃圾污染被列为"十大紧迫环境问题之一",并对微塑料进行了特别关注。2015年,在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微塑料污染被列入环境与生态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二大科学问题,成为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耗竭等并列的重大全球环境问题。截至目前,微塑料已成为危害地球环境的"隐性杀手"。
人类对环境投之以塑料废弃物,环境报之我们以微塑料。"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科学家发现,在长期的阳光辐照和海水浸泡下,大块的塑料会降解成微小的塑料碎片和纤维,并最终在海洋中广泛分布开来,进入海洋生物的循环系统。人类食用了被塑料污染的鱼类和海产品,自然也会受到影响。如今,这个"报应"就在我们眼前--微塑料已遍布全球,无处不在。它们远在"天边",远到罕无人迹的南极洲冰原,深到地球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高到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又近在眼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环境中的微塑料早已渗透到我们的食物、空气和水里,人们广泛暴露于各种包含微塑料的东西中。
微塑料的广泛遍布,不禁引人深思,我们是否可以找寻更佳的塑料替代品供日常使用呢?晟通集团全新推出--鲜的蕊了铝钛箔,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该产品采用铝+钛元素,每卷产品都经过了200℃高温,48小时以上消毒工艺制成。杜绝塑料制品,为了人体健康,更是为了地球健康。
本文地址: http://www.shangyeguancha.cn/xinwen/4231.html
版权声明: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